樊城,曹仁军营。
“报,荆州军己在城外安营扎寨!”
随着探子的报告,曹军将领议论纷纷。
不久之前,关羽与曹军交战,生擒于禁,大败庞德,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。
曹操大为震动,甚至动了迁都念头,以避其锋芒。
此时又兵临樊城城下,守城曹军皆有些不安。
襄阳樊城并称襄樊,自古便为南北通道之重镇。
襄樊若丢失,则北上几无险阻之地,过南阳而入许昌,可谓一马平川。
也正因如此,曹操派了极善守城了大将曹仁,把守樊城。
早在赤壁之战后,曹仁就不仅表现出高超的守城水准,还曾一箭射中周瑜。
在守城上,可谓是大放异彩。
然而纵是如此,面对兵锋正盛,士气正浓的荆州军团,曹仁也依然没有把握,并向曹操发起求援。
收到曹仁的求援,曹操立马令大将徐晃带兵七万,前去增援。
并且特意交代:务必挡住关羽!
樊城,必不可丢!
荆州大营内,关羽跟马良看着地图,讨论樊城之重要:南军军团若想挥师北伐,有两条必经之路。
一为西线的襄阳樊城,另一个便为东线合肥。
然而东线的合肥,南临庐江而接东吴,西又有曹军把守的重镇汝南。
不管是东进还是北上,都非自己城池。
况还是名将张辽把守。
逍遥津一战,以八百守军大败东吴十万兵,足见其能力。
而此刻樊城就在眼前,趁着此前大胜,士气正旺,拿下樊城,志在必得。
除北上之咽喉要道外,拿下樊城还有自己的个人私心。
先前刘备封五虎将,分别为关羽,张飞,赵云,马超,黄忠。
对于黄忠的上榜,关羽颇有微词:刘关张桃园三结义,一路南征北战,自然在列,子龙久跟刘备,自博望坡始,大小战争白于场,曾长坂坡单骑救主,汗湿铠甲,血染战袍,早为刘关张外的西弟,论公论私,也毫无意义。
马超出身公侯世家,曾在潼关杀得曹操丢盔卸甲,割须弃袍,避箭为渭水,且和三弟张飞挑灯夜战不分胜负,说是虎将也名副其实。
唯独老将黄忠,让关羽颇有微词。
甚至发出“不与老将为伍”的感叹。
然而,就是关羽口中的“老将”黄忠,在汉中之战中,与法正配合,取得定军山大捷。
不仅仅攻下定军山,还阵斩了曹军大将夏侯渊。
夏侯渊乃曹军西路战线最高统帅,被老将黄忠斩杀,可谓三军震动,两川皆惊。
自己虽然也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,但在关羽看来,无非也就是黄忠定军山之水平。
自己瞧不上的老将,竟然能在收川中立大功,作为五虎上将之首,更需要证明下自己。
而眼下的樊城,便为成就自己威名的绝佳战场。
所以,且待安营扎寨完毕,稍作休整,便下令强攻樊城。
然而,关羽却低估了攻破樊城的难度。
自曹操占领樊城后,深知樊城之重要之处,曾多次对樊城进行修缮。
不仅对原本城高墙厚的城郭进行多次加固,更是新增不少守城物资。
再加上守城的为大将曹仁,使得樊城更加易守难攻。
虽荆州军勇猛,但也未能轻易攻破樊城。
关羽眼见攻城无果,继续强攻只会增加伤亡,便下令撤军,与马良一起另做他谋。
正当关羽专心思索破敌之策时,有军士来报:将军,帐外有一游侠打扮之人,说是将军故人,想见见将军,顺便讨杯茶喝。
最新评论